最近,不少用户反馈家中的电话座机频繁接到陌生号码的骚扰,甚至出现短时间内连续呼入的“轰炸”现象。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“电话轰炸”,是指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或自动化工具,在极短时间内向目标号码发起大量呼叫,导致正常通信瘫痪。座机号码因固定且易被获取,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。常见原因包括恶意报复、诈骗试探或商业竞争,部分案例中甚至涉及个人信息泄露后的针对性骚扰。
攻击者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实施轰炸:一是利用网络电话(VoIP)或改号软件批量拨号,隐藏真实号码;二是通过“呼死你”等自动化程序,设定高频呼叫频率。这些呼叫往往显示为虚拟号码或国际区号,回拨时可能无法接通。此外,部分灰色产业会以低价兜售“轰炸服务”,进一步降低了作案门槛。值得注意的是,老旧型号的座机因缺乏骚扰拦截功能,受影响的概率更高。
面对骚扰,用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首先,联系运营商开通“防骚扰”服务,部分运营商提供白名单或呼叫限制功能;其次,安装具备号码识别和拦截功能的固话设备,或通过外接设备过滤陌生来电;最后,避免在公开场合随意留下座机号码,减少信息暴露风险。若已遭受轰炸,可保存通话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运营商也可能协助追踪异常呼叫源。
近年来,多地通信管理部门已加强针对电话轰炸的整治。例如,通过大数据监测异常呼叫行为,封停涉事号码;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也明确将恶意呼叫列为违法行为。技术层面,人工智能识别和区块链溯源等新手段正在测试中,未来或能更精准地阻断骚扰链路。用户也需提高警惕,切勿轻信“解除轰炸”的诈骗话术,及时通过官方渠道维权。
上一篇:应对电话轰炸:5步防护与维权指南
下一篇:没有了!